- “地沟油”之殇:技术标准不能治本
- 点击次数:3847 更新时间:2011-10-05
“地沟油”,这个本来应该在环卫工作中使用的名词,如今却更多跟老百姓的餐桌到了一起,让大家谈“油”色变。
“地沟油”快速检测定性能否做到?食用油标准检测的问题到底出在哪?记者试图寻找答案时却发现,如果将“板子”*打在检测标准漏洞上,实则是冤。
从确保食品安全的角度说,检测和下游监管本应是zui末端环节。仅从技术角度探讨“地沟油”对人体有多大危害以及是否再流回餐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业内专家也对《科学时报》记者呼吁,安全食品不是靠监管,更不是靠检测出来的。关键是要有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并配之以严格的究责制度。
检测难在哪?
有专家指出,由于“地沟油”检验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国内外尚未建立起科学可行的检验方法,且检测标准尚不明确,这为监管带来了困难。
*的回应似乎验证了这一说法,“地沟油”检验方法的出台正在途中。据新华社9月18日消息,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卫生部正在组织相关单位和业内专家加快对相关技术机构研发的“地沟油”检验方法进行论证。
对此,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刘清珺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所谓“地沟油”检测之难,其一是指现有的检测指标是针对可食用的植物油的,而“地沟油”从广义上是人们对回收利用的各类劣质油的统称,不可能事先对有问题的食品出台标准。
其二,符合标准的不一定不是“地沟油”。当前,食用油检测通常都是检测酸价、苯并芘、农药残留等9项指标。检测和造假永远是猫捉老鼠的游戏,如果仅检测这9项指标,不法分子经过有针对性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即使是“地沟油”,也可能实现表面指标的合格。从科学上讲,即使没有发现有害物质,也不能说明受检合格样品中不存在新的或潜在有害物质,但却说明现有的检测指标对检测“地沟油”、打击食用油中的掺假行为已力不从心。
标准是把“双刃剑”
记者获悉,北京市就“地沟油”检测技术的研究工作早已展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地沟油”检测技术相关研究。该中心副研究员朗爽对本报记者表示,“地沟油”由于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其检测应由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来确定。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在筛查了“地沟油”可能涉及的80多个技术检测项目后,日前公布了包括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和特定基因组成等4类能够排查“地沟油”的有效指标。
就检测标准而言,刘清珺介绍,检测和防范“地沟油”本身是有技术手段可循的,如:混入了动物性脂肪、在高温受热时会出现变化、植物性的油脂来源不是单一的、加工过程中会有电导率变化等。
但他更强调的是,各种食品的安全问题表明,检测标准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即使标准出台了,也应针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继续丰富完善标准,使制假售假者难以突破技术防控体系。
他还表示,标准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由于食品涉及的参数或添加物来源多种多样,标准只能涉及其中一部分,总会挂一漏万。另一方面,一旦确定了一部分指标,制假售假者就有了突破和绕过这个标准的“*”,就可以通过达到这一部分指标冒充合格产品。
出路在于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国家标准修订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在此背景下,食用油的安全如何确保?
刘清珺认为,快速检测只能作为威慑手段,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责任体系和诚信体系的建立。一是应规范餐饮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使用的食用油来源,呼吁通过加强行业准入制度、完善市场责任体系以及健全企业诚信体系来治理;二是在国家严格管理的情况下,应该允许一些有规范的程序和技术、经验、数据积累且获得一定资质的技术仲裁和鉴定机构从事食品安全技术仲裁,而不是只拘泥于标准。
他再次强调,通过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监管部门、检测机构的协同作战,能够把“地沟油”防范在食品供给体系之外,但这并不排除不法分子绕过这些标准继续牟取不当利益。技术标准需不断丰富和完善,但根本出路在于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也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更不是检测出来的。
朗爽表示,国外也有“地沟油”这一概念。不同的是,各国都有相应的严格管理措施。在日本,政府高价回收“地沟油”。美国在对家庭厨房废物处理后,废油会由统一的回收公司进行回收。德国更是每一桶泔水都备有“身份证”,从产出、回收到利用都严格记录在案。